close
    「巴」字是(一)國名,<書.牧誓>疏:「巴在蜀之東
偏。」(二)郡名,<前漢書.地理志>:「巴郡,秦置,屬益
州。」(三)州名,<唐書.地理志>:「山南道有巴州。」
(四)縣名,<唐書.地理志>:「歸州有巴東、璧州有東巴
、通州有巴渠、合州有巴川。」(五)蟲名,<山海經>:「
巴蛇食象。」(六)草名,司馬相如<子虛賦>:「諸柘巴且
。註:且草一名巴焦。」(七)姓也,<後漢書.黨錮傳>:「
巴肅,勃海高城人。」以上均為專有名詞,<康熙字典>中
惟一的例外僅有<正韻>:「巴,尾也。」的訓義。
    「尾部」又號稱「尾巴」,或許因為「尾大不掉」
附著於尻部的關係,<辭源>訓「巴」字曰「黏貼」─飯
巴鍋了,又引申為「奉承」─巴結,也引申為「盼望」─
巴望。巴鍋的飯稱作鍋巴,可知在荒郊野外真乃「前不
巴村,後不巴店」;既盼望又巴望,是以「眼巴巴」的,望
穿了秋水;「巴巴兒」的作了十幾道菜,好好巴結對方;
「色巴巴」的盯著性感辣妹瞧,巴不得一口吃進肚子裏
去。然而,嘴巴、下巴、泥巴、鹽巴,與巴掌、叉巴子、
鄉巴佬,及乾巴巴、焦巴巴、瘦巴巴、兇巴巴、結結巴
巴、下里巴人等的「巴」,又該作何解釋呢?
    帶有「巴」字的辭彙當中,翻譯自國外的又要比本
土自產的多出甚多,難不成外國人講話特別會結結巴巴?
中視的「大陸尋奇」說「粑」是藏人的主食,「粑
」實音近蘸著芝麻糖粉吃的一種中秋應節食品之客家話
所謂的「粑」,和粑<康熙字典>中皆不載,正確的用
字是「餈(或作粢、)餔」,若以黏貼而言,其黏性超過
任何一種黏鍋的米飯,粑、巴同音,其實僅僅是黏在飯鍋
的還不算是鍋巴,通常是燒焦了又連結成一片的才叫做
鍋巴,可見「黏貼」之義分明來自「餈餔」。
    豝、巴同音,<韻會>:「豝,腊屬。」<五代史.四夷
附錄>:「耶律德光卒,契丹破其腹實之以鹽,載之而走,
晉人謂之帝豝。」閩南語謂烤鳥曰「爆鳥兒豝」。<書.
費誓>疏:「糗糒是行軍之。」糒,乾飯也,所謂「鍋
巴」其實本應作「鍋糒」。<集韻>:「,音葩,面黃。
」<玉篇>:「凋,力盡貌。敝,壞也。癟,枯病也。」<說
文>:「凋,半傷也。」<左傳.僖公十年>:「敝於韓。註:
敝,敗也。」<西遊記>第八十六回謂人肉乾曰「人肉巴
子」,閩南語形容瘠瘦曰「菲(ㄅㄚ)」或「
」、形容病容說「面兒黃(ㄆㄧ)」、形容枯萎說「
凋敝」或「蔫敝敝(ㄅㄛ\)」、形容乾枯說「焦(乾)癟
癟(ㄆㄝ\)」、謂餓斃曰「餓殍(ㄅㄚ)」,顯然形容瘦、
乾、焦的「巴」都是錯誤的用字;「兇巴巴」與閩南語
的「刺祕祕」同源,本應作「兇」也。
    <紅樓夢>第四十回:劉老老見了,說道:「這個叉巴
子,比我們那裏的鐵掀還沉,那裏拿的動他!」「叉巴」
音近閩南語一種農具之稱的「柴耙」。<紅樓夢>第二十
二回:「我巴巴兒的唱戲、擺酒,為他們不成!他們在這
裏白聽戲、白吃,已經便宜了,還讓他們點戲呢!」閩南
語「白白不聽」其實是「偏偏不聽」、「白白失去」其
實是「平白失去」的音訛,故「白聽戲」的本義乃是「
平白聽戲」,至於「巴巴兒的唱戲」反而是白忙一場般
「白白的唱戲」!<紅樓夢>第七十四回:「王家的臉上早
著了探春一巴掌。」<說文>:「,擊也。」閩南語謂
「掌摑」曰「嘴輔」,巴掌音炮仗、掊擊、抨擊、
鞭笞,又音秉持、把持,倒裝為巨擘(大拇指)、支配、
抓耙,故「巴掌」實宜改作「把掌」也(按:<左傳.文公
元年>:「食熊蹯。註:熊掌。」<說文>蹯作番,云:「獸
足也。」番又音鄱、音播,閩南語既謂足掌曰「腳蹯」,
則「巴掌」亦有可能即是「蹯掌」也)。
    <說文>:「頰,面旁也。」<釋名>:「輔國之頰。」
<逸雅>:「頰,夾也,兩旁稱也,亦取夾斂食物也。」<易.
咸卦>:「咸其輔頰舌。疏:輔頰舌者言語之具。」閩南
語謂兩頰音國語「嘴巴」曰「嘴輔(ㄆㄝ\ )」,輔去
車加水為浦,<韻會>:「幅又通作偪。」篇幅、邊幅、綁
縛、屏藩、蝙蝠、膨脝一音之轉,倒裝為福庇、護庇、
誹謗、哄騙,分化出亨、烹等輕重兩系列音,國語「輔」
讀輕聲,但許多地方的方言卻讀重音,於是產生了分歧,
所謂的「耍嘴皮子」以及把「嘴輔」說成「嘴巴」,都
是肇因於讀音改變之後,找不到適切用字所造成!<集韻>
:「頰下曰胲。」<前漢書.東方朔傳>:「樹頰胲。註:胲
音改,頰肉也。」<博雅>:「胲,備也。」<玉篇>:「頦,
頤下。」「備」、「輔」音義相近,方言「下」音近「
頦」,故所謂的「下巴」實「頦備」之誤也。
    閩南語謂「泥巴」曰「淖滒糜兒土」,「淖」音近
「膿」、「滒」音近「」,「泥巴」音叶「膿包」、
「衄衊(污血)」,倒裝為「疤痢」、「糜爛」,故所謂的
「泥巴」實即「糜爛」之倒裝,而「爛泥」又倒裝而為
「泥濘」、「泥淖」也。<集韻>:「愊憶,鬱結也。」「
愊憶」音叶「白鹽」,倒裝而為「鹽巴」,故品加山、加
石為喦、碞,而四川夔州有山名白鹽山。鹽巴又音轉為
鹽分、鹽花,倒裝為荒蕪、荒野、海隅、海鹽,閩南語謂
細鹽曰鹽花兒,猶<史記.天官書>所謂「米鹽」也。鹽之
別名不少,單以與鹽字有關者而言:鹽滷、卵鹽(大鹽)、
無鹽(縣名)、毋鹽(複姓)、陽鹽(牛兩上)、飴鹽、形
鹽、散鹽、司鹽(城名)、海鹽(縣名)、鹽氏(秦地)、鹽
城(縣名)、鹽長(國名)、鹽澤(澤名)、金鹽、苦鹽、白
鹽、鹽官(縣名)等,皆為「鹽」字的出處,若兼顧音義,
「鹽巴」應改作「鹽葩」。
    <文選>宋玉<對楚王問>:「客有歌於郢中者,其始曰
下里巴人,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。」下里巴人,亦作下里
之音,這是一個下等曲名,比喻俚俗的意思。<漢書>顏師
古註認為「蒿里」或呼為「下里」,崔豹<古今注>把「
薤露」與「蒿里」為兩種不同等級的輓歌,「薤露」為
漢時送王公貴人出殯用,「蒿里」則為士大夫、平民出
殯用,今國語「蒿」猶音近閩南語「下」。「巴人」音
叶鄙陋、卑陋、僕隸、僕人,倒裝為汝輩、若輩,「下里
」音叶鄉里,下里巴人的里字略去則音叶鄉巴佬矣!英語
謂雜亂之聲或混亂嘈雜之處,音叶「巴巴」曰「Babel」
,口吃之人講話常「結結(這這)」而難以出口,啞吧雖不
能講話,卻也可以發出聽似「巴巴」的聲音,閩南語頑童
嘲啞巴云:「啞口子啞万ㄚ 万ㄚ,子釘卵葩。」首
句即啞巴聲音的寫實。「結結巴巴」比喻人口吃不清楚
,而「結巴」實亦音叶「嘴巴」,猶「口角」音叶「口吃
」,又音轉為「口舌」、「詬誶」,而閩南語「口舌」、
日本語謂口的「」並音近「口角」。
    「巴望」、「盼望」一音之轉,「眼巴巴」實即「
眼盼盼」的指謂,而「色巴巴」實音近閩南語形容十分
乾燥的「燥」,閩南語又以「索」取代「燥」作「
索」,形容極其渴望。「尾巴」音叶「尾部」、「
猥鄙」、「搖擺」、「押鏢」,音轉為「後部」,又倒裝
為「背後」。罣礙(牽掣障礙)、絓礙(阻礙)、干礙、困
阨、哽咽、口喑等一音之轉,倒裝為喑口、啞口,閩南語
謂「喑啞」曰「啞口」;<廣韻>:「腷臆,意不泄也。」
「腷臆」音叶「吧呀(小兒忿爭)」,倒裝為「啞吧」,這
想必就是瘖啞之人被稱為啞吧的理由。「哈巴」音叶防
備、伙伴、活潑、飛奔,倒裝為保護、搏負、匉訇(大聲
也)、剽悍,有一種軟毛小種的狗稱「哈巴狗」。
    以下對上而言:「巴結」音叶崩角(以額碰地)、拜
扱(手到地)、僕從、賓從、陪臣、陪襯、幫襯、幫助、
拔擢、保舉、保障、培植、屏障、背景、憑藉、保證、
補助、表彰、褒獎、聘請、稟承;以平輩而言:「巴結」
音叶比周、匹儔、匹讎、匹仇、伯仲、比肩、駢肩,而
稟承又音轉為「奉承」。另,「巴結」又音叶胼胝、保
重、表決、畢竟、逼近、逼仄、迫近、迫切,倒裝為追
奔、逐北、近逼、近迫、結疤、瘡疤、窘迫、決不,再
者閩南語「巴結」倒裝為悃愊(誠志)、恪敏(謹慎奮勉)
,故閩南語「巴結」又有「好漢打落牙齒和血吞」、「
拿得起,放得下」等意味。巴結又音叶鼻祖、辟疆(古天
子號)、阪泉(氏族)、班禪(尊號)、別駕(官名)、彭祖
(氏族)、別乞(公主)、婆姐,倒裝為詹卑(王號)、贊普
(王號)、執帛(官名)、主簿(官名)、巨擘、奇葩、宗派
、祖妣、虔婆、渠輩、交拜、交配,及俚俗謂男性生殖
器的「」,分化出女陰指謂的、屄二音,生殖器官
的名稱無疑就是上古圖騰名的叶音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