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說文>:「來麰,麥也」<廣雅>:「,小麥。麰,大
麥也。本作來。」麰又通作牟,<詩.周頌>:「貽我來
牟。」<廣韻>:「麰,大麥也」<玉篇>:「麰,春麥也」吳
普<本草>:「大麥一名麥,五穀之長也。」麥總稱麰
,又分大麥、小麥,麰專指大麥與春麥,短粒麥亦稱為麰,
大麥又有麥之別名。或從禾,<說文>:「齊謂麥曰
。」<韻會>:「<詩.周頌>:『貽我來牟』來即,今小麥
也,或作。」<廣韻>:「麰之麥,一麥二稃,周受此瑞
麥。」據此,則麰為麥之一種,實則麰、麥皆各地
麥類之異名,後專指小麥,而不稱小麥曰麰,一般學者
都為來字所惑,認為麥乃自外國引進而來。
    <廣雅>:「麰,麰麴也」<說文>:「麴,酒母也」<玉
篇>:「麴,麴蘗」<書.說命>:「若作酒醴,爾惟麴蘗。」
<釋名>:「麴,朽也,鬱之使衣生朽敗也。」<左傳.宣公
十二年>:「叔展曰:有麥麴乎?註:麥麴所以禦濕。」麴
多以麥為之,故稱為麥麴,<廣雅>謂麰曰麰麴,麰、麥音
近,麰麴或麥麴殆麴之全名。<韻會補>:「通作釐。」
劉向<封事>:「貽我釐麰」作釐,<集韻,韻會>:「,
音離義同」<集韻>:「,音力義同」何以通作釐?
何以義同離、何以義同力?歷來學者從無人敢去碰觸
此一問題,民國以來中、日兩國人士,根據<康熙字典>新
編的字典,則索性將這一部份略去,然而此一問題若不解
開,中國語文的研究學者,永遠都只能夠算是瞎子摸象,
妄擬己意的情形也就層出不窮了。
    <說文>:「氂,氂牛尾也」氂又與釐通,<史記.蘇秦
傳>:「毫氂不伐,將用斧柯。」<前漢書.律歷志>:「不
失豪氂。註:孟康曰十豪為氂。」<集韻>:「氂,音來義
同。」<廣韻,集韻,韻會>並:「氂,音毛義同,亦作斄、
髦、犛。」兩音相去何其遠!<周禮.春官>註:「氂,音毛
。劉音來,沈音貍,或音茅,或作犛,或作斄。考<莊子.逍
遙遊>:『斄牛其大,若垂天之雲。』註:郭「呂之反」,
徐、李音來又音離,司馬云旄牛,據此知諸家音切雖異而
義並通。」<說文>:「旄,幢也」<周禮.春官>:「樂師有
旄舞。註:旄舞者,氂牛之尾。旄,旄牛尾,舞者所持以指
麾。」<山海經>:「荊山其中多氂牛。註:旄牛屬也,黑
色,出西南儌外。」<書.泰誓>:「右秉白旄以麾。釋文:
:白旄,旄牛尾。」旄牛黑色,然此處謂白旄,豈旄牛有黑
、白之異乎?<小爾雅>:「雜毛曰氂。」可見所謂白旄者
並非純白,茍名符其實或係染色所致。
    軍前所持幡曰慮無,<左傳.宣公十二年>:「前茅慮
無。註:慮有無也。正義:明為思慮其所無之事,使知而
為之備也。」正義與註皆所謂望文生義者也,慮無、貍
貓、閭麋、臨武、靈武、蓮霧、、蠊、盧牟、乃
蠻、蠃母、喇嘛、爛漫、鱸鰻、黎母、寧母、立霧、羅
姆、黎明、黎甿、黎苗、麰皆一音之轉,倒裝為牟婁
、狫、瞜、莫盧、末盧、蛖螻、尨龍、崩龍、卑南
、檳榔、布農、萬盧、魍魎、矇矓、蒙蘢、尨茸、茅戎
、毛難、毛驢、麋鹿、汨羅、麊冷、彌麟、彌離、迷離
等,分化出釐、毛與龍、尨二音,<周禮.地官>牧人:「凡
外祭毀事用尨。」禱祈除殃曰毀,龍古文又作,從帝、
從尨,<篇海>:「,與同,亦作。」尨字同龍字之右
半,中國上古人本操複音語、奉龍為圖騰,龍即是尨。魍
魎又音杌隉、嫛婗,倒裝為臲卼、女媧,分化出龍、鱷
兩音,龍即是鱷,傳說女媧為人類始祖,實即最原始之圖
騰名,一切名詞皆為女媧一語所衍生,再由音生義。
    小兒去齒亦曰毀,<白虎通>:「男八歲毀齒,女七歲
毀齒。」毀齒即是鑿齒,中國上古人有雕題、文身、毀
齒等習,俱源自圖騰信仰,為象鱷故也.毀音同虺,<楚辭.
大招>:「王虺騫止。註:王虺,大蛇。」王虺即是鱷,<述
異記>:「水虺五百年為蛟。」水虺亦即是鱷,<詩.小雅>
:「維虺維蛇,女子之祥。」因其為圖騰,故得謂曰女子
之祥。虺音近吠,<詩.召南>:「無使尨也吠。」<詩.邶
風>:「虺虺其雷。傳:暴若震雷之聲虺虺然。」吠本形
容鱷之吼聲,後轉為形容犬吠,尨字亦轉為狗之稱。尨字
從,<史記.三皇本紀>:「女媧氏有神聖德,代宓犧立號
曰女希氏。」女媧音轉為女希,閩南語今猶讀女媧音近
女希,又音轉為蠡蜃、驪山、淋滲、嶙峋、闌珊、,
、山同音,字則轉為毛長之謂。
    <說文>:「貓,貍屬」<唐韻,集韻,韻會,正韻>並:「
貓,音茅義同」閩南語謂貓曰貍音ㄋㄧㄠ,而讀貓曰「万
ㄚv,俗謂白鼻心曰「子貍」,卻讀貍如貓音万ㄚv,臺
灣中部巴布薩平埔族舊作「貓霧竦」,苗栗原作「貓裏
」,貓皆讀万ㄚv,戲目「貍貓換太子」貍貓即貓之全名;
<山海經.北次二經>:「其上多玉,其下多銅,其獸多閭麋
。」<山海經.海內東經>:「肄水出臨武西南,而東南注
海。」<韻會>:「魏武置靈州,取靈武縣名。」<唐韻>:
「,蚌,出<魏書>。」又作蠊,<晉書.夏統傳>
:「或至海邊採蠊以資養。」蓮霧以形似蠊、
而得名;盧牟,猶規矩也,<淮南子.要略篇>:「盧牟六合
。」乃蠻、羅姆,中亞國名,滅於蒙古;<山海經.西次二
經>:「邱時之水出焉,而北流注於水,其中多蠃母。」
蒙藏的僧侶稱為喇嘛;司馬相如<上林賦>:「麗靡爛漫于
前。註:索隱曰<列女傳>云桀造爛漫之樂。」閩南語稱
大型鰻鱺曰鱸鰻;海南島有黎母嶺;<春秋.僖公七年>:「
公會齊侯,盟于甯母。」<穀梁傳>作寧母,<後漢書.郡國
志>:「山陽郡方與縣有甯母亭,或曰古甯母。」閩南語
龍音同良又音同寧,俗謂嬰兒臀部藍印曰「龍母作記號
」,龍母或作「鳥母」又作「床母」,各自有其淵源。
    臺灣花蓮縣有立霧溪,英語謂河流曰River,音叶立
霧,花蓮縣萬里溪、臺東縣新武呂溪、屏東縣武洛溪、
臺中縣與彰化縣交界的大肚溪上游稱貓羅溪、澳州第一
大河稱墨累河、泰國有湄南河等等皆立霧倒裝,湄南即
河之義。契丹興起於潢水,即今錫拉木倫河,契丹語曰「
梟羅個沒里」,「沒里」亦即是河之義,倒裝即是立霧,
然湄南適與「河」之指謂同音,非即以河稱之也。天將
明未明曰黎明;有眼不能見物曰矇矓,<集韻,韻會,正韻>
並:「曚曨,日未明」<類篇>:「朦朧,月將入也」<廣韻>
:「朦,大貌」<玉篇>:「朧,肥貌」肥大本形容鱷,尚留
遺痕於肉部;<五運歷年紀>:「首生盤古,垂死化身,---
--身之諸蟲因風所感,化為黎甿。」<後漢書.鄧皇后紀>
:「捐膳解驂,以贍黎苗。」<春秋.隱公四年>:「莒人伐
杞取牟婁。」母老,族名,一作木老,舊作狫,今改作毛
難;崩龍亦族名,彼自稱曰Rumar,恰即狫倒裝;瞜,微
視也;<後漢書.東夷傳>載馬韓五十四國中,有萬盧國與
莫盧國;<魏志.倭人傳>:「又渡一海千餘里至末盧國。
」<爾雅.釋蟲>:「蝚蛖螻。註:蛖螻,螻蛄類。」蛖或作
蠬,此乃尨即是龍之明證。布農,又稱武崙、蒲嫩;<臨海
水土志>記夷州之人「呼人民為彌麟」,音近高雄縣彌濃
,彌麟之稱有可能得自布農;卑南一作畢瑪或漂馬,乃其
自稱Puyuma之音譯;古占婆國有檳榔部落。
    <史記.孔子世家>:「木石之怪夔閬。」<周禮>作
方良,<左傳>作罔兩,<國語>作,<家語>作魍魎,<玉
篇>:「魍魎,水神,如三歲小兒,赤黑色。」魍魎音近觟
蠪、蚵蠪,<後漢書.儒林傳>:「中山觟陽鴻以孟氏易教
授。註:姓觟陽,名鴻也,或作鮭。」<莊子.達生篇>:「
東北方之下者倍阿鮭蠪躍之。註:鮭蠪狀如小兒,長一尺
四寸,黑衣赤幘大冠,帶持戟。」<玉篇>:「蚵蠪,蜥蜴
也。」<前漢書.東方朔傳>:「武帝置守宮盂下,令朔射
之,朔曰:臣以為龍又無角謂之蛇,又有足跂跂脈脈善緣
壁,是非守宮即蜥蜴。」此即易占「射覆」,今多誤作「
射虎」,<詩.小雅>:「哀今之人,胡為虺蜴。」虺蜴音叶
飛虞、肥遺,肥音近飛,傳說遂云肥遺有翼而飛虞為天上
神獸,<博雅>:「蠪,蜴也」同,蜥亦作,<集韻>:
「蠪,音龍義同」蜥蜴本亦鱷名;<釋名>:「人始生曰嫛
婗。」上古人以人類的起源歸諸圖騰;<易.困卦>:「上
六困于葛藟于臲卼。疏:臲卼,動搖不安之貌。」<書.泰
誓>作杌隉,韓愈<贈劉思服詩>作兀臲,一本作卼臲,亦作
兀臬,本皆形容鱷;婗音同鯢,<本草>:「鯢魚,在山溪中,
有四腳,長尾,能上樹,天旱則含水上葉覆身,鳥來飲水因
取之,伊洛間亦有,聲如小兒啼,故曰鯢魚,一名人魚,膏
燃燭不滅。」鯢以聲如小兒啼承襲鱷名。
    <說文>:「長沙汨羅淵,屈原所沉之水。」<一統志>
:「汨羅,江名,在湘陰縣北十里,源出豫章,流經湘陰分
二水,一南流曰汨水,一經古羅城曰羅水,至屈潭會合,故
曰汨羅,西流入湘。」真象與此說適得其反,乃是先有汨
羅之名,再別之為汨水、羅水,屈潭幸未聞附會於屈原。
<山海經.海內南經>:「鬱水出湘陵南海,一曰相慮。」
舊謂灕水與湘江在廣西桂林東北的靈渠附近「相離」故
分別得名,湘灕音近相慮,二水之原名恐皆稱為湘灕;<前
漢書.地理志>:「交趾郡麊冷縣都尉治。」<春秋.成公
元年>有茅戎,<公羊傳>作貿戎;<左傳.僖公四年>:「狐
裘尨茸。註:尨茸,亂貌。」尨茸或作蒙茸;<前漢書.
錯傳>:「草木蒙蘢。師古註:蒙蘢,覆蔽之貌也。」<爾
雅.釋詁>:「覭髳,茀離也。註:謂草木之蒙茸翳薈也。
茀離,即彌離;彌離猶蒙茸。」撲朔每與迷離合稱,義猶
雌雄莫辨;<說文>:「麋,鹿屬」麋每與鹿合稱麋鹿,驢稱
毛驢實古複音語之遺痕。
    <韻會>:「闌珊,彫散貌」<集韻>:「,俯首貌」
<集韻,韻會>:「淋滲,毛羽始生貌。」<廣韻,集韻,韻會
,正韻>:「嶙峋,山崖重深貌。一曰山有起伏也。」皆由
鱷之生態而引申;<後漢書.郡國志>:「京兆尹新豐有驪
山。」蠃母音近老母,仙話人物之「驪山老母」由此衍
出;<類篇>:「蠡,蚌屬」<正韻>:「蜃,大蛤也。」蠡蜃
分化出蠡與蜃,女希音轉為螺螄、女媧音轉為蠡蝸,倒裝
為蝸牛,上古人以其皆圖騰所化。<集韻>:「傋,不媚
也。」<玉篇>:「傋,不媚」傋音麥。傋又音
轉為根牟、姑幕、高密、句吳、姑墨、蓋牟、蓋馬、句
鼆、即墨,倒裝為麻菆、麰麴、麥麴。<左傳.宣公九年>
:「取根牟」<前漢書.地理志>:「琅邪郡姑幕縣」山東
省有高密縣;<史記.吳世家>:「自號句吳」姑墨,國名,
南與于闐接,見<前漢書.西域傳>;唐時遼東有蓋牟城;韓
國東北有蓋馬大山;<左傳.文公十五年>:「一人門於句
鼆。」<唐韻,集韻,正韻>:「句鼆,魯邑。」即墨,故齊
地,<史記.齊世家>「樂毅下齊七十餘城,惟即墨不下。
」<說文>:「菆,麻蒸也」麻菆倒裝為菆餔、麴蘗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