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論「漢字」所始作的年代

    截至目前為止,出土古文物器皿中有文字以資佐證
者,要以商代刻於龜甲、牛骨上與卜筮有關的「甲骨文
」為最早,因此極易予人以「商人是漢字的始創者」的
錯誤認知,這個問題頗有深入探討的必要。

    丁山先生<由三代都邑論其民族文化>云:「殷人起
自今河北省泜水流域,其游牧所至,北抵燕薊、易水,
南抵商邱,東抵鄒魯,西抵河內、武陟,其蹤跡大抵沿
衡漳、黃河兩故瀆,逐漸南下,顯然東北民族燕亳山戎
之類也。」又論周人云:「周人起自隴右,展轉而至栒
邑、岐下,入于豐鎬,更伐崇作洛,居有夏之故居。其
蹤跡初沿溼渭而達于河,繼沿河東進,北征燕薊,南征
蠻荊淮夷,東征徐奄,匍有諸夏,顯然西北民族戎狄之
類也。」所謂「戎狄」之類,說明其文化水準較低落,
遠離先進文明的精華地區,其游牧的生活方式也與務農
的文明國度有別,其文化的素養既嫌不足,文字的應用
怎麼可能是由其所始創,而非文明先進地帶?

    又論夏人云:「夏后氏起自今山西省西南隅,渡河
而南,始居新鄭、密縣間,繼居洛陽,展轉遷徙,東至
于河南陳留、山東觀城,北至于河北濮陽,西至于陝西
東部,蹤跡所至,不越黃河兩岸,其方向自西徂東,顯
然中原固有之民族也。」豐鎬汧渭之間本夏后舊地,周
因夏后故地,故周初誥命往往自稱有夏。北魏、金、元
之都邑屢遷,固可考見其為游牧民族,秦人自西徂東,
凡五遷其居,亦可證其尚未完全脫離游牧生活。夏、商
、周三代,夏后氏至少八遷,宗周以前周人七遷,不獨
殷人之「不常厥邑于今五邦」而已。河西古有「大夏」
之名,秦始皇使蒙恬略取河南地,又渡河取高闕陽山北
假中,假、夏古字通,<逸周書‧王會篇>云:「正北大
夏。」<史記‧秦始皇本紀>二十六年琅邪臺刻石辭云「
北過大夏」亦即此,<穆天子傳>曰:「自陽紆至于西夏
氏二千又五百里。」<漢書‧地理志>隴西郡有大夏縣,
甘肅蘭州府河州有漢大夏故城及大夏河(按:大夏、西
夏音譯與否有待釐清)。則夏后氏實亦自西徂東,由隴
西高原循黃河迂迴而入晉陝甘高原,<左傳‧定公四年>
云:「分唐叔以大路、密須之鼓,闕鞏、沽洗,懷姓九
宗,職官五正。命以唐誥,而封於夏墟,啟以夏政,疆
以戎索。」晉為夏遺民之國,入殷代為鬼方之域,故有
懷姓居此,啟之以夏政,而疆以戎索,則夏后雖入主中
原,其舊居猶戎俗未替,本非中原固有之民族也。

    按:河南的祥符與西華、山西的朔方、綏遠的興和
、甘肅的西河及夏河與沙泥分、青海的循化與興海等皆
音叶「夏后」,河南的氾水、山西的和順及浮山及汾西
與方山、陝西的膚施及橫山與鳳翔、甘肅的合水、青海
的和碩特旗等皆音叶夏后倒裝的「伏犧」,統計顯示以
居山西者佔第一多數,游牧於青海、寧夏、新疆一帶的
「和碩特旗」,數千年來不脫戎狄舊習。

    傅斯年先生<夷夏東西說>云:「東西對峙,而相爭
相滅,便是中國的三代史。」傅斯年先生依照自然地理
形勢,大致上以平漢鐵路為界線,劃分夏、商、周三代
的歷史舞臺為東平原區、西高地系兩大鎮營,並指出其
各自的地理重心:「(這樣的地理重心)屬於東平原區者
是空桑,別以韋為輔。屬於西高地系者是雒邑,別以安
邑為次。」曲阜一帶,即空桑之地;(豕)韋、(豨)郼、
衛盡為一源。三代既均屬戎狄之入主中原,那麼在夏代
之前中原固有的民族又是甚麼族群呢?李宗侗先生<中
國古代社會史>云:「總之,較古之時,祝融團尚屯居
黃河左近,北以衛(帝丘)為中心,南以鄭(祝融之墟)為
中心,確係中國的舊民族。並且他們與夏的關係密切,
雖不能說以前出自同團,但頗似極密切的鄰居。」並舉
<逸周書‧嘗麥解>:「皇天哀禹,賜以彭壽,思正夏略
。」為例。證以<詩‧商頌>長發:「韋顧既伐,昆吾夏
桀。」昆吾、豕韋及顧,皆於商滅夏時同被翦滅。<國
語‧鄭語>:「祝融------其後八姓,------昆吾為夏
伯矣!大彭、豕韋為商伯矣!當周未有。------鬷夷、
豢龍,則夏滅之矣!------彭祖、豕韋、諸稽,則商滅
之矣!------。」夏后氏之得以入主中原,蓋採取懷柔
手段,以致於後世竟訛「昆吾」為「鯀禹」,復分化為
父子二人,「禹」且成了夏的開國之祖!

    「祝融」是這個集團的總稱號,猶慕容、宇文、拓
跋等部之總稱「鮮卑」,亦猶「契丹」之由八部代興,
不同的是這個集團首領的稱號也叫「祝融」。這個集團
並不是同血緣關係的組合,故不一其姓。衛、鄭之間是
中國古文明精華區中的首善之區,「衛鄭之音」在春秋
時期直為「靡靡之音」的代名詞,蓋物質文明的繁盛,
易導致民性的柔弱,與武力的不競。「祝融」氏族集團
最初也可能本是戎狄,先進文明相對於文化較落後,且
生活條件較差的族群而言,不啻有著致命的吸引力,促
使彼等千方百計的要進入這個區域,彼等也因與先進文
明接觸,迅速的發展壯大,憑藉其剽悍的武力,乘先進
文明區腐化頹廢之際,全面取而代之。

    <揚子法言>:「或雅、或鄭,何也?曰:中正則雅
、多哇則鄭。」雅即是夏,夏的語言本有異於祝融團,
然夏為統治者,久而久之遂融合成一種在周時稱做「雅
言」的官話。<六書故>:「邾、鄒同聲,實一地。春秋
時邾用夷,故邾謂之邾婁,合邾婁之音為鄒,故邾改名
鄒也。」所謂「春秋時邾用夷」,倒不如說「在春秋時
期,邾人的語言與周王室的官話是不同的」!猶如北方
游牧民族多次入主中原,導致中國北方人語音產生變化
一般,也猶如元魏既入中原,即以中原的主人自居,反
過來打擊騷擾其北方邊境的柔然一般,早於三代之前即
已在黃淮平原這片大地上演。祝融氏族集團中的邾婁、
荊羋,其語言至春秋時期都與當時所謂的「雅言」大異
其趣,似乎操的是「複音語」而非後世的單音節語,則
是否可作為文字應用之初並非單音的一證呢?

    夏后氏一朝綿延四百三十九年,由於其成功的融入
中原的社會,致使「華夏」一名成為中國的代名詞,而
與「諸戎」對稱的「諸夏」,指的宛然就是具有先進文
明的昌盛之地。夏后氏一朝所取代的,似乎並非祝融氏
而是虞舜,虞舜之上復有唐堯,目前不能十分明瞭。而
夏后雖籠絡了中原的祝融團,在東方卻遭遇到嬴姓伯益
(后羿)氏族集團的強力挑戰,甚至於一度失國又復國,
嗣後雖亦數度克之,終未能盡定其地。東方所謂的「夷
」族,除嬴姓外,尚有以龍紀官的太昊之族、以鳥紀官
的少昊之族(按:此族多為嬴姓,而「少昊」音叶「夏
后」,故「少昊」也者殊可懷疑)、皋陶之裔的偃姓群
舒等,這些族群原先也有可能本是黃河流域的舊姓,因
受擠壓而東遷,不甘受其擠壓者唯有選擇出海。

    漢字之所以終能成功的發展成當今舉世獨一無二之
表意兼表音的文字,並非一朝一夕之功,其演進過程實
有賴於多數的族群、亙久的歲月、有利的環境、書寫工
具的研發等等之激盪,而比較不可能由某一人、某一個
族群於短短時間內,就能成功的架構出完整的體系。自
古流傳「蒼頡、沮誦始作書契」之說,本屬穿鑿附會,
不值採信,惟卻可以視作始作書契之族群或時代的一種
追憶(詳見拙著「『蒼頡』與『沮誦』」一文)。在余所
製作的<中國各省縣名叶音統計排名表>中,位居有中原
之稱的河南省之冠的叶音縣名,竟然是在全國只能排第
十名的「夏池─蒼舒」,全國的前三名則分別掉到三至
五名,這說明了在三代以前中原一帶族群間的兼併遞嬗
就已十分激烈,直待將國境線推進至有險可守的天然疆
界始略見緩和。故早在商朝的很久以前,中原肯定就已
有了文字的應用,證據遲早會找得到的。

    在探討漢字所始作的年代之前,「圖騰旌畫衍變成
中國文字」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認知。漢儒歸納上古人的
造字原理與方法,而有了象形、指事、會意、形聲、轉
注、假借等所謂的「六書」之說。照理推想,在創造文
字之前,似乎不會有人先制定六書這種條例然後照著去
創造文字,大概是在文字已相當發展之後,才有人把文
字加以整理與分類,追究文字的創造與發展的遺跡,發
現有若干製造的方法可循,把它們歸納起來而獲得這普
遍的原則,猶如語言文句本有若干共同的表達方式,然
後才有人制定語法、文法,同樣的先創造了文字,然後
造字條例的六書隨之而產生。但是,在「六書」之前卻
有一個漢儒所不知的大前題,那就是「圖騰旌畫」以及
「上古人本操複音語」,那是爾後必須加入的,<通典>
說:「夏氏革命,又為九州,塗山之會,亦云萬國。四
百年遞相兼并,殷湯受命,其能存者三千餘國,亦為九
州,分統天下,載祀六百。及乎周初,尚有千八百國,
而分天下為九畿,------其後諸侯相并有千二百國。」
上萬個國,就有上萬的「圖騰旌畫」,這是舉世僅有中
國能創制表意兼表音的文字,而他國不能的先決條件。
在結束本文的最後,且分別舉幾個例子說說:

    中:<正字通>:「,字省文。」<楚辭‧九歌>
:「極勞心兮。註:一作忡。」<集韻>:「茧,
同。」「中」音近「蟲」而形似「虫」,<字彙補>:
「,籀文中字。」<玉篇>:「,古文中字。」此二
字皆猶有「虫」字之影。浺瀜,水深廣貌,木華<海賦>:
「浺瀜沆瀁。」「祝融」音叶蛟龍、虯龍、重黎、從容
、浺瀜,倒裝為「陸終」;「浺瀜」尾音的聲母若消失
就音叶「中央」、「中庸」,「中」字本象鱷形,為「
中央氏」之圖騰旌畫,借其形以表四方之中耳,非文字
始創作之初即有此構思也!二:<集韻>:「竺或作笁。
,古文仁字。」<字彙補>:「與同。」<集韻>:
「,古文夷字。」<廣韻>:「餌。」「餌」音叶
日本語謂鱷的「(wani)」,倒裝為「女媧」,分化
出貳、膩兩音,故日本語「二」讀作「(ni)」。「女
媧」又作「女蝸」,「共工」音叶「高緺」,「緺」的
聲母若消失就音轉為「媧」,而「媧」音近「鱷」,故
日本語片假名「」字源取則於漢字的「工」,而音「
(e)」近國語耳、夷、二、貳、鱷也!

    <左傳‧宣公四年>:「鬥伯比淫於子之女,生子
文焉。夫人使棄諸夢中,虎乳之。子田,見之,懼
而歸。夫人以告,遂使收之。楚人謂乳穀,謂虎於菟,
故命之曰鬥穀於菟,實為令尹子文。」「鬥穀」音叶「
荳蔻(少女)」,倒裝為「蝌蚪」;「伯比」音叶英語謂
「嬰兒」或「女孩」的「Baby」,「穀」應為「鬥穀」
之省,「鬥伯比」蓋本應作「鬥穀伯比」,由音生義遂
編織成了這個「虎乳嬰兒」的神話故事。<左傳‧襄公
四年>:「臧武仲敗於邾,國人歌之曰:朱儒朱儒,使
我敗於邾。」<六書故>:「邾、鄒同聲,實一地。春秋
時邾用夷,故邾謂之邾婁,合邾婁之音為鄒,故邾改名
鄒也。」「邾婁」音叶「朱儒」,<玉篇>:「邾,魯附
庸國,顓頊之後所封也。」邾、楚皆屬「祝融氏族集團
」之後;莒與杞皆為東夷,<左傳‧隱公四年>:「莒人
伐杞取牟婁。」「牟婁」音近「」,<字林>「」
作「」,<集韻>竟以「婁」上加「」謂為「」
本字。直到春秋時期,而黃河流域舊姓的邾、楚等國仍
操複音語,雖不能憑此就認定漢字始創於夏代之前,但
卻可知至東周時的漢字猶屬「複音」型態。<詩‧大雅>
生民:「厥初生民,時維姜嫄。生民如何?克禋克祀,
以弗無子,履帝武敏歆,攸介攸止,載震載夙,載生載
育,時為后稷。」履,踐也;歆,動也;<說文>:「敏
,疾也。」閩南語「帝武」音叶日本語謂幼兒的「
(tomo)」,「履帝武敏歆」者,姜嫄至郊禖而腹中胎兒
疾動也,這是周人仍操複音語的證據。<詩‧商頌>長發
:「有娀方將,帝立子生商。」<詩‧小雅>:「鮮我方
將。註:壯也。」「有娀方將」是有娀方值壯年,正當
「青春年華」的意思。「帝立」音叶日本語謂鳥的「
(toli)」,這是商人仍操複音語的證據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