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「出包」

    「高鐵又出包了」、「捷運柵湖線一天兩次出包」
------,不知道從何時開始,新聞傳播媒體出現了「出
包」這個詞,廣大的讀者、觀眾群也都能約略的知道其
要表達的是甚麼,卻想不通為何要用這樣的字眼?

    「紕漏」的「紕」音近「包」,「出紕漏」省音為
「出紕」,再稍音轉即為「出包」。是否可以想當然耳
的這樣交差呢?事實恐怕沒有那麼簡單。

    閩南語有「爆窾(ㄅㄧㄤ ㄎㄤ)」一詞形容「東
窗事發」,被檢舉者謂之「被人爆窾」,檢舉人則「爆
別人的窾」,這在時下新聞傳播媒體的術語中稱做「爆
料」,「爆」比「紕」更音近「包」,但是所謂的「出
包」並非被檢舉,因此兩者不應混為一談。

    音義差近的字句,閩南語倒有「ㄌㄧㄚ ㄅㄠ」
一詞,本是博局中的術語。在玩紙牌或麻將的賭博中,
如果有人多拿或少拿了一張牌,必然會使得這個賭局失
去了公平性或者很難再玩下去,當事人不論是被檢舉或
自首,一般都會被判為輸家,照規矩常須付給其他各家
以數倍的金額。其他諸如並未胡牌而故意或誤以為已胡
牌,或違犯了博局中的種種約束等,都一概必須被處以
最高的罰則。由於此乃當事人所出的「紕漏」,而又被
當場「拏住」,故閩南語謂之「拏紕(ㄌㄧㄚ ㄅㄠ)
」,在當事人而言自然是「出紕」了!而一家包辦其餘
各家的賭金,非「出包」而何?閩南語「紕」本不應音
「包」,那是受了「假冒(ㄍㄝ ㄅㄠv)」的牽引,由閩
南語「豬麛(ㄆㄨㄝ)」、「牛蒡(兀ㄛ 万ㄜ\)」、「螃
(ㄇㄛv)蟹」、「麛(ㄅㄧv)蛋」、「冒失(ㄅㄨㄣ ㄙ
ㄨ)鬼」的讀音中,顯然可見ㄅㄆㄇㄈ四音通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潛龍 的頭像
    潛龍

    語文學科大翻案

   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