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國八十四年十一月九日國語日報「國語文教育」
版,刊出由王昭慶「先生」所撰寫的「通信用字不慎一
例」一文,此文何其有幸,兼有篇幅多於本文的「編者附
帶意見」,兩文一併拜讀之後,並沒有能在內心深處激起
共鳴,反而衷心耿耿不能釋懷,亟思振筆稍抒己見。
    首先,王先生說:「『啟』是開或打開的意思,如果
用在明信片上就不妥當了。」但是,我們要知道「啟」
除了開以外,還有多重意義:<說文>:「啟,教也。」<爾
雅.釋言>:「啟,跪也。」<玉篇>:「啟,開發也。」啟字
本是下輩對於上輩的用詞,通常有「勛啟」、「台啟」
等用法,俗每簡省單作「啟」,<晉書.山濤傳>:「濤為吏
部尚書,凡用人行政,皆先密啟然後公奏,舉無失才,時稱
山公啟事。」<釋名>:「白,啟也。」<玉篇>:「白,告語
也。」<正字通>:「下告上曰稟白,同輩述事、陳述亦曰
白。」是啟字本第一人稱,書信上為附加敬語乃應用於
第二人稱,致使人誤以為指示對方開啟也。
    主編說:「無論男士、女士、名士、雅士、長者等
等,用『先生』稱呼都行,沒有毛病,怎麼偏去用個不妥
當的『君』字呢?」問題是寄信與收信的兩造素不相識,
萬一弄錯了對方的性別,可不更是貽笑大方,就拿眼前的
實例來說,敝人還真不敢肯定主編(張席珍)是男是女,只
能從主編名字第二字的「珍」猜測此字女性較常用,但
此字男性的使用率亦頗高,元末起義的群雄中,浙江不就
有個「方國珍」?也許我果真沒猜對。
    主編又說:「我們中國語言文字用『君』,只能稱呼
關係相當疏遠,或者地位較低的人。」然而,據敝人所知
事實並非如此,<說文>:「君,尊也。」<白虎通>:「君者
群也,群下歸心也。」<易.師卦>:「大君有命。」<書.
大禹謨>:「皇天眷命,奄有四海,為天下君。」又,凡有
地者皆曰君,<儀禮.子夏傳>:「君,至尊也。註:天子、
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。」又,夫人亦稱君,<詩.鄘
風>:「我以為君。傳:君,國小君。箋:夫人對君稱小君
。」又,子稱父母曰君,<易.家人>:「家人有嚴君焉,父
母之謂也。」又,子孫稱先世皆曰君,孔安國<尚書>序:
「先君孔子,生于周末。」又,兄稱弟曰君,杜牧為弟墓
誌:「君諱顗。」又,妾稱夫曰君,<禮.內則>:「君已食
徹焉。註:此謂士大夫之妾也。」
    又,婦稱夫亦曰君,古<樂府>:「十七為君婦。」又,
夫稱婦曰細君,<前漢書.東方朔傳>:「歸遺細君,又何仁
也。」又,上稱下亦曰君,<史記.商君傳>:「秦封之於商
十五邑,號為商君。」又,婦人封號亦曰君,<史記.外戚
世家>:「尊皇太后母臧兒為平原君。」又,<諡法>:「慶
賞刑威曰君、從之成群曰君。」又,君子,成德之稱,<論
語>:「不亦君子乎?」又,彼此通稱亦曰君,<史記.司馬
穰苴傳>:「百姓之命,皆懸於君。」君謂莊賈也。又,隱
士就聘者曰「徵君」,持節出使者曰「使君」-----。
    「君」之稱謂猶如「公」,亦猶如「卿」,<玉篇>:
「羌,卿也。」羌乃楚人語辭,<晉書.百官志>:「自周後
始有三公九卿之號。」<韻會>:「秦漢以來君呼臣以卿,
凡敵體相呼亦為卿。」今卿字男女通用於平輩。<說文>
:「公,平分也。」<爾雅.釋言>:「公,無私也。」<禮.
禮運>:「大道之行,天下為公。註:公猶共也。」君音同
均、公音近共,「君」貴為至尊之稱,上古時代必須能公
平無私,始克做為一個部落酋長。又,爵名,五等之首曰
公,<書.微子之命>:「庸建爾于上公。」又,「三公」,
官名,<韻會>:「周,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;漢末大司
馬、大司徒、大司空為三公;東漢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為
三公。」又,官所曰公,<詩.召南>:「退食自公。」君既
用於至尊之稱,公乃退居其次,然地位猶高於卿。
    又,父曰公,<列子.黃帝篇>:「家公執席。」<前漢
書.郊祀志>:「天子為天下父,故曰鉅公。」又,婦謂舅
曰公,<前漢書.賈誼策>:「與公併倨。」又,尊稱曰公,
賈誼策:「此六七公皆亡志。」又,相呼曰公,<史記.毛
遂傳>:「公等碌碌。」又,<諡法>:「立志及眾曰公。」
母之晜弟為舅,婦稱夫之父亦曰舅;舅又叶音矩,而矩又
通作鉅,舅權如是之大者,人類文明發展過程母系社會之
遺痕也。相呼曰公、彼此通稱亦曰君;公猶共也、君者
群也,何以如此?此實源自上古人之「圖騰」信仰。
    鉅公、舅公、主公、家公、秭、倉庚、催耕、赤
崁、司空、兄公(夫之兄)、相公、使君、細君等俱一音
之轉,倒裝為公主(天子女)、翁主(單于女)、郡主(諸侯
女)、閣下(長史之稱)、庚桑(複姓)、高辛(古帝)、
、鯤身、「公孫、顓孫、長孫、仲孫(皆複姓)」、先
生。秭,鳥名,又作子規、子巂、鶗、鵜、鷤、
鷶,又名布穀、杜鵑,俗稱催耕鳥;秭與姊同,鶗又音弟
義同,秭音同秭歸,屈原此縣人,傳說遂附會謂屈原被
放、姊來,因名其地。<正字通>:「倉庚,黃鸝也。」<集
韻>:「,鳳類。」赤崁、鯤身皆臺南、高雄沿海地
名,乃原住民社名譯音。「亢倉子」<莊子>作庚桑子,可
見文字的應用,乃是「由音生義」、「依音寫字」。
    相傳「女媧」摶泥土造人,女媧實乃最古老的共主
稱號,亦最古老的圖騰名。女媧音轉為霓虹、雷公,倒裝
為豐隆(雷師)、鳳鳥(歷正),分化出龍、鳳二音;女媧又
音轉為嘔、弄瓦(生女),倒裝為嫛婗(人始生)、嘔,
分化出龍、鱷兩音;女媧又音轉為領袖、錄事、歷史、
女士,倒裝為首領、麒麟、織女、牽牛,嬲通作 ,喃同
或作,男士、女士同源,<集韻,韻會>:「女同汝,對
我之稱。」故閩南語謂喒曰。所有一切名詞均為「女
媧」一語所衍生,再由音生義。中國人上古本操複音語
、奉「龍」為圖騰,傳說中的龍和鳳,乃是基於圖騰信仰
,經過長久歲月之後,由於諧音附麗加以想像所產生。
    主編又說:「『君』這個稱呼,在日語裡喜歡用。」
日本的文字乃自中國所移殖,中國是日本的文化母國,禮
失而求諸野,又有何妨?不僅「君」這個稱呼,即使日人
慣用的「樣」亦來自中國,有莘(氏族)、有娀(商祖妣)
、越裳(氏族)這一組音分化出樣、像二音,故日語「樣
」音()近「像」(按:日語『貴樣()』義猶『
尊容』,此刻之「樣」竟讀如『相貌』。)。日本舊稱倭
奴,則窩泥(族名)、臥牛(山名)、斡難(河名)、甌駱(族
名)、瓦剌(國名)、無量(山名)、富良(江名)等之叶音,
而「女媧」之倒裝也!女媧又音轉為老君,倒裝為姑娘,
可見稱君之古老,非持節出使者亦得稱曰使君!薛禪又音
叶先生,「薛禪」者蒙古語「智者」之義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潛龍 的頭像
    潛龍

    語文學科大翻案

   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