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一日國語日報的<語文教育>版登出林政華先生
一篇標題「人地的謙稱有別」的文章,強調「敝人」是
錯誤的,正確的用字是「鄙人」,粗看似言之成理,然而
衡之以日常所接觸的大量用語,卻又甚為無謂!
「高貴」是「低賤」的相反詞,尊稱「貴人」、「
貴地」,謙稱「賤民」、「賤邑」,是否並行無礙呢?人
有「窮人」,鄉有「窮鄉」;仙字從人,而「仙鄉」則是
好山好水的美稱。於人有「棄嬰」,於地則有「棄地」,
先有「寒苦」之人,而有「寒村」之事實;「貧瘠」本形
容人,後又用以形容地;「地靈人傑」的「靈」音近「人
」,人固為萬物之「靈」。常言道:「福人居福地,福地
福人居」,這是民本思想的真諦。
「寮」又通作「僚」,「僚」即古「牢」字,家禽、
家畜所住的地方稱作「寮」,人類還不是謙稱所住的地
方是「草寮」、「山寮」?人有父母兄弟姊妹,禽獸亦得
援用同樣稱謂,有時甚至於說「牠」孤零零一個「人」,
司馬遷<史記>的序還以「牛馬走」自況呢!民本思想擴
及於禽獸、擴及於地,又何足怪?
英語謂「鳥」的「Bird」又為「人」的指謂,這是
為甚麼呢?理由很簡單,「Bird」音叶博勞(鳥名)、百靈
(鳥名)、百鷯(鳥名)、百鳥,故訓為「鳥」也;「Bird」
又音叶萌黎(人民)、彌麟(夷州謂人民)、Man(人類)、
每人或某人、不佞(謙稱)、本人、僕隸、僕人、鄙人、
敝人等,故又訓為「人」也。人類語文應用的順序,本是
由音生義,再依音義覓字。語文本以溝通為主,只要不是
過份唐突,不必像老學究般吹毛求庛。<聊齋誌異‧卷九
‧神女>:「女曰:子誠敝人也,不念疇昔之義,而欲乘人
之危,予過矣!予過矣!」此「敝人」一詞明明白白見於
古載籍中也!於人類有「陋習」、「陋俗」,於地自有「
陋巷」、「陋室」,謙稱「奴僕」、「拙劣」不足為奇,
古代國君還謙稱「不穀(不祿)」呢!